威廉斯堡:從“文青樂園”到“新SoHo”的逆襲
來源:原創作者:北美購房網

掃一掃,隨時看
十五年前,布魯克林威廉斯堡(Williamsburg)的街鋪租金不過45美元/平方英尺。今天,這個數字已經飆升到400美元/平方英尺,部分黃金地段甚至摸到500美元。曾經的小酒吧、紋身店、二手唱片行,如今早已被奢侈品牌和投資基金取而代之。這片街區,正在完成從“文青樂園”到“新SoHo”的驚人逆襲。
在紐約(房產),如果說曼哈頓的SoHo代表了時尚與奢侈的巔峰,那么布魯克林的威廉斯堡(Williamsburg)正在悄悄接過這面大旗。
十幾年前,這里還只是涂鴉墻、地下酒吧、藝術家聚居的“文青樂園”;今天,它卻成了奢侈品牌和地產巨頭們眼中的“金礦”。
一位在當地住了15年的北美購房網地產經紀人這么形象的比喻:威廉斯堡就像從“啃老”的少年長成了有體面工作的成年人。過去靠個性標簽吸引年輕人,如今靠高端零售和豪華公寓自我造血。
沿著北六街(North 6th Street),曾經45美元/平方英尺的租金,如今飆升到400美元,甚至部分店鋪逼近500美元,和SoHo平起平坐。
難怪蘋果、露露檸檬、絲芙蘭早已落戶,愛馬仕也將在這里開出兩層旗艦店。
威廉斯堡的崛起不是一夜之間的爆紅,而是一場耐心的布局。
2005年,紐約市政府對威廉斯堡和格林波因特(Greenpoint)175個街區進行大規模改造,允許老倉庫改建成商鋪和公寓。那是“蝶變”的開始。
從Urban Outfitters、J.Crew到Whole Foods,再到近年的Glossier和Reformation,品牌們一批批進駐,把這里變成了年輕富裕群體的“日常消費場”。
數據顯示:2000年時,當地收入最低的家庭占比超過20%;到2023年,年收入在10萬到25萬美元之間的家庭卻成了最大群體。房價、租金一路上揚,開發商紛紛下注。
多米諾糖廠舊址被改造成2800套住宅,再配上46萬平方英尺的寫字樓;Naftali集團在濱水地段打造850套豪華公寓……每一個地標項目,都像在給這片土地寫下新的“奢侈品說明書”。
地產經紀人直言:買家愿意花2300美元/平方英尺買公寓,這背后就是消費力的保證,也讓零售商更敢在這里布局。
過去,威廉斯堡的街角可能是一家紋身店或小酒館。今天,帝國地產信托(Empire State Realty Trust)、Acadia Realty Trust 等機構一出手就是幾千萬美元的收購,想在“北六街”坐穩頭把交椅。
對于品牌來說,進駐威廉斯堡早已不是單純開店,而是一種“身份標簽”。開在這里,意味著你足夠潮、足夠年輕、足夠懂當下。
Abercrombie & Fitch 就選擇在這里“翻新自我”,把自己從“商場品牌”洗成“酷潮品牌”。
當然,問題也擺在眼前:威廉斯堡能不能撐過經濟周期的考驗?在繁榮期,品牌愿意用身份認同來買單;可一旦經濟下行,這些店鋪是否真的能盈利?
但至少當下,威廉斯堡正處在屬于它的高光時刻。年輕人來了,奢侈品來了,地產巨頭來了。
它是否會徹底成為“新SoHo”?還是會開辟屬于自己的傳奇?
或許,答案就藏在北六街每一個熙熙攘攘的周末里。
本網注明“來源:北美購房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北美購房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標簽:威廉斯堡